文章目录
- 前言
- 1 测试分类
- 1.1 按生产阶段划分
- 1.2 按代码可见度划分
- 1.3 其他测试
- 2 质量模型
前言
在软件开发过程中,测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。本文详细讲解了软件测试分类以及软件质量模型。
本篇文章参考黑马程序员
1 测试分类
1.1 按生产阶段划分
①单元测试
针对最小可测试单元(如函数或方法)进行的测试,通常由开发人员执行,以确保代码的基本功能正常。
②集成测试
将多个单元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,主要关注它们之间的接口和交互,确保各模块协调工作。
③系统测试
在系统级别上进行的测试,验证整个应用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,通常由专门的测试团队进行。
④验收测试
在软件交付给用户前进行的测试,确保软件符合用户需求和业务目标,通常由用户参与。
【例题】
1.张三开发实现完成注册功能,针对自己开发的该功能代码进行测试属于(单元测试)。
2.从注册、登录、下单联动一起的测试属于(集成测试)。
3.项目相关开发人员完成了全部系统的核心业务实现,最后提交给测试全面测试,属于(系统测试)。
4.整个电商系统测试通过后,最后交付给用户正式使用,一般需要完成(验收测试)。
1.2 按代码可见度划分
①黑盒测试
测试者不需要了解内部代码结构,关注输入和输出。
②灰盒测试
测试者部分了解代码实现,结合使用工具和测试用例来验证功能。
③白盒测试
测试者需要深入了解代码,直接对源代码进行测试,以确保逻辑和实现的正确性。
【例题】
1.无界面,通过工具/代码实现登录功能测试属于(灰盒测试)
2.登录界面输入账号、密码、验证码,点击登录测试属于(黑盒测试)
3.无界面,直接对开发实现的登录功能的源代码进行测试属于(白盒测试)
1.3 其他测试
①冒烟测试
在软件构建后进行的一种初步测试,确保提测内容具备可测性。
②回归测试
在软件修改后对已测内容再次测试,保证bug修复,确保新改动未影响已有功能。
【注意】
1.原问题已修复,可能引发新bug
2.与新功能有关联的就功能一定要测试
2 质量模型
质量模型是用于评估和度量软件产品或系统质量的框架。它通常由一系列维度或属性组成,这里详细介绍以下八个维度:
①功能性
功能性是指软件是否具备必要的能力,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。
②性能
性能涉及软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时的表现,包括响应速度和资源占用。
③兼容性
兼容性是指软件在不同设备和平台上的正常运行能力。
④易用性
易用性反映了软件的学习成本和用户粘性。
⑤安全性
安全性关乎敏感数据的存储和传输。
⑥可靠性
可靠性指软件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。
⑦可移植性
可移植性是指软件系统的升级和数据迁移的便捷性。
⑧可维护性
可维护性是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的维护便利性。
【例题】
如何验证某系统质量呢?
以微信为例:
1.功能性:与需求数量一致,功能正确
2.性能:响应快、占用资源少
3.兼容性:不同设备平台正常使用
4.易用性:用户体验好
5.安全性:敏感信息无泄密存储有保障
6.可靠性:持久运行无异常
7.可移植性:升级迁移数据不丢失
8.可维护性:出现异常恢复简单、可扩展功能、升级更新便捷